交匯點訊 4月20日,2022年度江蘇農村發展報告發布會暨鄉村振興研討會在南京農業大學召開,會議由南京農業大學金善寶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院主辦。
據介紹,江蘇農村發展報告聚焦江蘇農村社會土地市場、農業生產、鄉村產業、生態環境、脫貧攻堅、農村金融等維度開展調研,全方面分析了江蘇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及問題,并提出具有參考價值的對策建議。
報告調查發現,2021年度江蘇省積極探索土地制度改革、農村正規信貸規模明顯提升、工商資本下鄉帶動農戶增收效果明顯、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穩步推進、農業碳排放總量逐年下降、農戶人均純收入明顯提升、鄉風文明建設取得一定成效。
報告基于2021年“中國土地經濟調查”(CLES)調查數據,計算得到鄉村振興滿意度、農戶幸福感等指標,展示2021年江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面貌和新問題。2021年農戶對鄉村振興的滿意程度好于2020年,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個維度上的評分都高于2020年。2021年全省農戶主觀幸福感均有所提升,幸福感得分提升得分最多的是蘇北地區,報告認為這與2021年政府在蘇北地區農村投入加大和農房改善工程密不可分。
農戶最關注的民生熱詞中,47.90%的農戶選擇了“收入增長”,排在第2至5位的分別為“養老保險”“農村道路建設”“醫療保險”“看病貴”。 盡管農村居民生活狀況得到改善,但區域間不平衡和區域內不平等問題仍需重視。報告主編、南農大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周力認為,蘇南地區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是蘇北的1.5倍,未來如何提升蘇北蘇中的消費能力事關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對于農戶關心的醫療問題,朱婭教授團隊的報告做出了回應。農戶縣域就診率為86.49%,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但是,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呈減少趨勢,十年間,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數量分別減少18.11%、7.03%。農戶對于村衛生室信任度也有待提高。農戶醫療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達18.02%,醫療費用負擔較重的問題仍需我們關注。
據了解,《江蘇農村發展報告2022》本書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總報告,概括了2021年江蘇農村發展總體形勢,并對今后提出展望;第二部分是建黨百年特別報告,分別從建黨以來江蘇土地政策、農業經營、農村金融、減貧經驗四個方面展開討論;第三部分是鄉村振興專題報告,重點關注了江蘇工商資本下鄉、數字鄉村發展、農業綠色發展、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發展、農村鄉風文明建設、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農村居民生活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熱點問題,深入剖析現實問題;第四部分是案例篇,選取了7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實際情況展示江蘇省在鄉村振興中的探索道路;第五部分是附錄,整理總結了2021年江蘇鄉村振興發展大事記和重要政策文件。
在當天發布會上,南京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陳利根代表學校致辭。他表示,作為經濟和教育強省、作為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區,江蘇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和“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疊加下,承載著更為重要的強農使命。
“面對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需求的召喚,南農人一直在行動”,陳利根表示,長期以來,扎根江蘇服務“三農”,走進農村調查研究,為江蘇鄉村振興做好理論闡釋和智力支持,始終是南農人的重點任務。自2012年以來,學校牽頭連續10年發布《江蘇農村發展報告》,專家教授圍繞江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開展了深入調研和系統分析,記錄了這個十年江蘇農村發展的現實圖景,積累了江蘇鄉村振興的豐富經驗。
陳利根希望,此次發布能促進領導專家為江蘇鄉村振興的研究與實踐貢獻提出更多真知灼見、產生更為豐富的理論成果,為服務江蘇鄉村振興和“強富美高”建設作出更大的積極貢獻。
會議由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丁艷鋒主持。省農業農村廳、省人社廳、省社科聯、省社科院、江蘇農墾集團相關負責同志及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鄉村振興專咨委副主任季輝,江蘇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臧建東等出席會議。